推劾的拼音、解释、组词

推劾的简介:

tuī hé
1.审问。

  • AI解释

推劾》是中国古代法律术语,其中“推”是指司法官员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调查,“劾”则是指弹劾、指控或揭发。在古汉语中,《推劾》一词通常用于描述司法机关对某人进行的指控行为或是审理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在中国古代,它主要指的是官府通过调查取证来确定某人的罪行,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法律处理。

造句示例:

  1. 在明代的《大明律》中,对于官员贪污受贿的行为,常常是先由监察御史进行推劾,随后再交由刑部进一步审理。
  2. 汉朝时期,如果郡县发现有罪犯逃逸,相关的地方官吏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并提出弹劾意见,请求朝廷给予追捕。
  3. 《宋书·刘湛传》记载:“湛因讽帝推劾王景文、殷景仁等。” 这里是说刘湛劝谏皇帝追究并惩罚王景文、殷景仁等人。
  4. 明朝时,御史周忱发现有官员贪污公款,遂进行详细调查后向朝廷进呈弹劾状。
  5. 清代的《清稗类钞》中记载某案件,“推劾甚严”,意即此案被给予了非常严格的司法审查。

请注意,《推劾》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上述解释和造句主要基于古代法律语境。在现代汉语中,相关的概念可能会使用“调查”、“指控”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分词解释

tuī

1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车。~搡。~拿。~倒。~敲。顺水~舟。2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头。~土。3 使事情开展:~广。~行(xíng )。~动。~销。4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及。~究。~导。~论。~测。~事。5 往后挪动(时间上):~延。~移。6 辞让,脱卸:~让。~却。~委。~辞。7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许。~重(zhòng )。~举。~崇。8 让出,献出:~恩。~心置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