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上的拼音、解释、组词

绵上的简介:

mián shàng/shǎng
1.古地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四十里介山之下。公元前636年,介之推隐于绵上山中而死,晋文公求之不获,遂以绵上之田作为介之推的祭田。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 AI解释

《绵上》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来源于古代文献或特定的文化语境。根据现有信息,“绵上”可能是指位于绵山之上的某个地方名、地名或者是具有特殊含义的一个词语。由于其具体背景不明确,下面尝试从字面意思进行解释,并提供一些相关的造句。

解释

  • :在古汉语中常常指连绵不断的状态或物质的柔软性。
  • :通常表示方位,指上方、上面。

结合这两个字的意思,“绵上”可以理解为“像绵一样柔和或连续的东西之上”,但这样的解释可能与实际语境不符。如果《绵上》在特定文化背景中有特别的意义,则需要依据具体的历史文献或故事来解析。

造句

  1. 古文中的《绵上春秋》是一部记载了绵山地区历史的著作。
  2. 据说,圣贤曾在绵山上吟诵《绵上赋》,流传至今。
  3. 我们可以去绵山上欣赏那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4. 在绵上的故事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5. 要研究《绵上》文化,首先要了解绵山的历史背景及其在地方文化中的地位。

注意

以上造句是基于“绵上”可能具有的含义进行的推测性创作。如果“绵上”有特定的文化或历史意义,则需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来获得更准确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mián

1 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丝~。~绸。~里藏针。2 像丝绵那样柔软或薄弱:~薄。~软。~力。3 像丝绵那样延续不断:~延。~联。~长。~亘。连~。4 性情温和:他平时挺~。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