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气养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移气养体的简介:
yí qì yǎng tǐ
改变气质和保养身体。
改变气质和保养身体。
- AI解释
词语“移气养体”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具有特定含义,它指的是通过调整和改变人体内的气血运行状态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具体来说,“移气”是指调整体内气血的流动方向或量,以改善某些病症或者促进健康;“养体”则指滋养身体,增强体质。这一概念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适当的饮食、运动、情志调节等方式来进行调理。
以下是五个使用“移气养体”的造句示例:
- 他通过练习太极拳和调整呼吸的方法来移气养体,希望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 这位老中医擅长运用针灸疗法帮助患者移气养体,提高身体免疫力。
-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很多人感到身心疲惫,通过适当的休息和调理可以实现移气养体的效果。
- 她每天坚持散步半小时,并调整饮食习惯,尝试以移气养体的方法来维持健康的状态。
- 在冬季来临之前,他计划进行一段时间的调息练习,希望通过移气养体来增强体质抵御严寒。
请注意,“移气养体”是传统中医概念中的表述,在现代医学中并没有这样的术语。上述解释和造句都是基于中医理论的解读。
分词解释
移
yí
1 挪动:~交。~植。~刻(过一段时间)。~晷(日影移动,犹言经过了一段时间)。~民。迁~。转~。~樽就教(端着酒去别人跟前以便求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2 改变,变动:~居。~易。~情(变易人的情志)。~动。潜~默化。3 旧时公文的一种,行文不相统属的官署间:~文。檄~。
气
qì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7 欺压:受~。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养
yǎng
1 抚育,供给生活品:~育。赡~。抚~。~家。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花。~殖。3 生育,生小孩儿。4 抚养的(非亲生的):~子。~父。~母。5 教育,训练:培~。教~。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病。~心。~性。休~。营~。~精蓄锐。7 保护修补:~路。
体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