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头袒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科头袒体的简介:
kē tóu tǎn tǐ
科头:不戴帽子;袒:裸露。不戴帽子,袒露身体。形容傲慢不羁的神态。
科头:不戴帽子;袒:裸露。不戴帽子,袒露身体。形容傲慢不羁的神态。
- AI解释
《科头袒体》这个词组来源于中国古代汉语,用来描述一个人赤裸着头部和身体的情形。"科头"是指不戴帽子、只露出头顶的状态;"袒体"则是指衣服解开或脱去,露出身体的一部分。这种形容在古代文献中常用于表现某种情境下的特殊状态或行为。
详细解释
- 科头:原意是不戴帽子,仅露头部,后来也引申为一种特定的礼节或态度。
- 袒体:指赤裸身体的一部分,多用以形容处于一种较为随意、放松的状态。
这种描述方式通常出现在文人雅士对于某些特殊情境(如祭祀、仪式等)的行为规范中,以及古代文献中的描写性语句里。在现代社会语境下,“科头袒体”这样的词汇更多被用作文学或修辞手段来营造某种古朴、自然的氛围。
造句
- 在古代文人的画作《归去来兮》中,可以看到陶渊明先生常常以科头袒体的姿态出现,他似乎在享受着自然之乐。
- 那位诗人在山水间沉醉,仿佛忘却了世间的纷扰,只留得一身轻盈,科头袒体,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 《红楼梦》中贾宝玉常常以科头袒体的形象出现在梦里,在那梦幻的世界里自在游走,无忧无虑。
- 这座古建筑里的壁画上绘着一位道家高士,他身穿素衣、科头袒体,身旁是清风明月的自然景致。
- 在现代的文学创作中,“科头袒体”被用来形容那些追求心灵自由和自然和谐的人们的生活状态。比如:“李华在山林间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常常以一种‘科头袒体’的态度面对自然。”
分词解释
科
kē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袒
tǎn
1 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露。2 不公正地维护一方:~护。偏~。左~。
体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