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簟的拼音、解释、组词

牙簟的简介:

yá diàn
1.剖象牙为细薄长条编织而成的垫席。亦泛指珍美的席子。

  • AI解释

牙簟》是古代的一种高档凉席,常用于宫廷或贵族之间。它名字中的“牙”是指制作材料中可能含有象牙或者使用了象牙作为装饰,象征着奢华和尊贵;而“簟”在古汉语中是竹席的意思。

详细解释

  1. 材质与工艺牙簟通常选用精美的竹篾编制而成,有的还会加入象牙的雕刻或镶嵌,不仅美观而且非常耐用。制作过程中往往还会用漆来增加其光泽和防蛀性。
  2. 用途与地位象征:古代文人墨客多将“牙簟”视作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常用于宴请宾客、休息纳凉等场合,体现了使用者的高雅品味及社会地位。在一些文献记载中,“牙簟”往往与宫廷生活或贵族交往有关。
  3. 历史背景牙簟这一名称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奢侈品追求的社会风气,同时也间接揭示了历史上象牙贸易的情况以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造句

  1. 宫廷宴会上铺设了精致的牙簟,为宾客们提供了一处凉爽之地。
  2. 这位贵族拥有大量珍稀物品,其中就包括几块雕刻精美的牙簟
  3. 在古代文人的文学作品中,牙簟往往被描绘成一种奢华的生活用品。
  4. 由于象牙资源的稀缺性,制作牙簟的成本高昂,在当时是一种奢侈品。
  5. 现如今,虽然牙簟已不再是普通人家能够拥有的物品,但它依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分词解释

1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垢。~龈。~碜。~祭。2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子。3 特指象牙:~雕。4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商。~行。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