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格势制的拼音、解释、组词

形格势制的简介:

xíng gé shì zhì
格:阻碍;制:制约。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事情难于进行。

  • AI解释

词语“形格势制”源自古代汉语,主要应用于描述在特定情况下或环境中受到外部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它的含义是由于外在的各种形式、结构(或格局)以及力量的制约而无法改变现状。此成语多用于社会学、历史研究中讨论某些体制、环境对个人或群体行为的影响。

解释

  • :形状、形态,此处引申为形式、规则。
  • :限制,约束。
  • :力量,气势,引申为态势、格局。
  • :规定,制度;约束,控制。

综合起来,“形格势制”即是在特定的形势和环境中受到各种因素(如规章制度、社会环境等)的限制,难以突破现状或改变既定模式的情况。

造句

  1. 在这种复杂的国际格局中,新兴国家的发展往往会受到发达国家设定的游戏规则所形格势制
  2. 尽管他努力想推动变革,但制度上的障碍和政策的形格势制让他感到非常挫败。
  3. 历史上,当朝的政治格局对异己势力构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形格势制,使其难以有机会挑战现状。
  4. 面对外界的种种形格势制,创业公司要想成功突围,必须找到创新的突破口和路径。
  5.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个人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常常受到传统文化及法律规范的形格势制

通过以上造句可以看出,“形格势制”在描述因外部条件限制而难以改变或突破的情况时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xíng

1 实体:~仪(体态仪表)。~体。~貌。~容。~骸。~单影只。~影相吊。2 样子:~状。~式。~态。~迹。地~。情~。3 表现:~诸笔墨。喜~于色。4 对照,比较:相~见绌。5 状况,地势:~势。6 古同“ 型 ”,模子。7 古同“ 刑 ”,刑罚。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2 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3 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4 阻碍,隔阂:~~不入。5 击,打:~斗。~杀。6 推究:~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于上下。9 感通:~于皇天。10 变革,纠正:~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shì

1 权力,威力:~力。权~。~利。~均力敌。2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姿~。气~。山~。局~。虚张声~。守~。~必。~能。~不可挡。因~利导。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