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所的拼音、解释、组词

心所的简介:

xīn suǒ
1.佛教语。心所有法的简称。亦名相应行法﹑心数。谓此类法皆依心王而起,与心王相应。如:触﹑作意﹑受﹑想﹑思等,共六位五十一种。

  • AI解释

心所》是佛教术语中的一部分,用来描述由意识产生的心理作用或心理因素。在佛教唯识学中,“心所”可以理解为与“心(意识)”伴随并支持其功能的心理状态或特性。它包括了各种情绪、感受和其他心理特质,如贪欲、嗔恨、无明等负面心所和慈爱、悲悯、定心等正面心所

以下是《心所》的详细解释:

  1. 含义:在佛教中,“心”指的是意识(思维),而“所”在这里是用来描述与意识相关联的心理状态或特性。《心所》是这些心理特性的总称,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感知。

  2. 分类:“心所”通常被分为正面和负面两种类型:

  3. 正面心所有慈、悲、喜、舍等。
  4. 负面心所有贪欲、嗔恨、无明(无知)、慢等。

  5. 作用:佛教认为,了解和控制《心所》是达到精神解脱的关键。通过修行来减少负面心所并增强正面心所,可以改善个体的精神状态和社会行为。

5个使用“心所”这个概念的造句例子:

  1. 为了提高个人修养,我们需要不断观察自己的心所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2. 当你感到愤怒时,尝试意识到这是一种负面的心所,然后试着通过冥想来平息它。
  3. 在禅修实践中,了解和转化心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们会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反应方式。
  4. 一个人如果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心所,就能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不被情绪左右。
  5. 佛教徒通常会致力于识别并放下不好的心所,以促进内心的平和与清晰。

分词解释

xīn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suǒ

1 处,地方:住~。哨~。场~。处~。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3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所率领的部队)。~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