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非得已的拼音、解释、组词

情非得已的简介:

qíng fēi dé yǐ
指情况出于不得已。

  • AI解释

词语“情非得已”出自中国古代汉语,意为“并非出于自愿或本意”,通常用来表达某种行为虽然不合心意,但却不得不为之。这种说法强调了客观情况的强制性,暗示了一种无奈和被动的情绪。

详细解释

  • 释义:“情非得已”中的“情”指情感、心情;“非得已”则意味着并非出于本意或不得已。
  • 适用场合: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人在特定情况下作出的选择或行为,尽管个人内心并不愿意这么做,但迫于外界的压力或者为了某种目的不得不这样做。

造句

  1. 因为天气突然变冷,尽管他不喜欢穿羽绒服,这次为了保暖,情非得已地穿上了一件。
  2.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小李内心抵触,但他也情非得已地接受了公司的新安排。
  3. 虽然不喜欢这种方式,但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大家也只能情非得已地采取了临时措施。
  4. 尽管她觉得这个决定不够完美,但为了团队的利益,她还是情非得已地同意了。
  5. 这个方案虽然不是最佳选择,但考虑到时间紧迫,我们只能情非得已地采用它来应对突发状况。

这些例子展示了“情非得已”在不同场景下的运用,体现了使用此成语时的背景和情感色彩。

分词解释

qíng

1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感~。~绪。~怀。~操。~谊。~义。~致。~趣。~韵。性~。~愫(真情实意)。~投意合。~景交融。2 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爱~。~人。~书。~侣。~诗。殉~。~窦初开(形容少女初懂爱情)。3 对异性的欲望,性欲:~欲。发~期。4 私意:~面。说~。5 状况:实~。事~。国~。~形。~势。~节。

fēi

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

dé,děi,de

1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2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3 满意:~意。扬扬自~。4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4 太,过:不为~甚。5 同“ 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