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骏祥(1910-1996)的拼音、解释、组词
张骏祥(1910-1996)的简介:
zhāng jùn xiáng (1910-1996)
电影、话剧导演。江苏镇江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后获美国耶鲁大学戏剧研究院硕士学位。1947年从影。建国后曾任上海市电影局局长、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中国影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先后执导《翠岗红旗》、《燎原》、《白求恩大夫》等影片,其中《翠岗红旗》获文化部奖。著有《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影事琐谈》、《张骏祥电影剧本选》。
电影、话剧导演。江苏镇江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后获美国耶鲁大学戏剧研究院硕士学位。1947年从影。建国后曾任上海市电影局局长、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中国影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先后执导《翠岗红旗》、《燎原》、《白求恩大夫》等影片,其中《翠岗红旗》获文化部奖。著有《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影事琐谈》、《张骏祥电影剧本选》。
- AI解释
张骏祥(1910-1996),是一位中国的教育家、历史学家。他在中国近现代史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20世纪中叶的历史研究和教学方面贡献颇多。张骏祥先生在学术界以严谨治学而著称,在多个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诸多有影响力的论文。
详细解释:
- 教育家身份:张骏祥在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曾任职于中国一些著名大学。
- 历史学家角色:他专注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并且对史学理论也有独到见解。他强调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学术贡献:张骏祥先生在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与发展上做出了显著贡献,尤其在20世纪中叶的历史研究和教育改革中有开创性的工作。
造句示例:
- 张骏祥是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一位杰出学者,他所著的《民国时期政治变迁》至今仍被视为经典之作。
- 在张骏祥的影响下,不少年轻学生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并选择将其作为终身事业。
- 作为教育界的前辈,张骏祥先生常被邀请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分享他的研究经验和见解。
- 张骏祥教授的授课风格深受学生喜爱,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所称道。
- 虽然已离世多年,但张骏祥对后辈学者的影响依然深远,许多历史学家都从其严谨的研究态度中受益匪浅。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