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吃酒李公颠的拼音、解释、组词
张公吃酒李公颠的简介:
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diān
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 AI解释
“张公吃酒李公颠”这句俗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用来形容两种不同性格和行为方式的人。此语的具体含义在于:通过比喻的方式指出,有的人就像张公一样稳重、平静地享受生活(在这里指吃酒),而有的人则如同李公一般随性、夸张地表现自我或行事。
从更广泛的角度看,“张公”常用来形容那些做事踏实、不喜张扬的人;“李公”则象征着那些性格开朗、喜欢冒险和自由自在的人。此句俗语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接纳与理解,同时也隐含了对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的看法。
造句
- 在这次聚会上,张明总是默默地品尝美食,享受宁静;而李华却不停地分享着自己最近遇到的各种趣事,真是一张一弛。
- 这两个朋友的性格差异明显:一个如张公般温文尔雅地品茶赏花,另一个像李公一样好动爱闹,这让他们之间的相处既充满乐趣又不乏挑战。
- 聚会上有人提议玩个游戏,平时稳重的王老师选择了静静地旁观,而活泼开朗的小赵则立刻加入了游戏,充分展现了“张公吃酒李公颠”的不同性格特点。
- 有的人就像安静的张公一样喜欢独处思考人生;有的人则是活跃的李公,在社交场合中尽情展现自我。
- 老师希望孩子们能够像张公那样在学习上稳扎稳打,同时也能鼓励他们如李公般勇于探索新事物、培养创造力。
分词解释
张
zhāng
1 开,展开:~开。~目(①睁大眼睛;②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2 商店开业:开~。3 拉紧:紧~。~力。4 扩大,夸大:夸~。5 放纵,无拘束:乖~。嚣~。6 料理,应酬:~罗。7 惊惶,慌忙:~惶失措。8 看,望:~望。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0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11 姓。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吃
chī
1 把东西送进口中咽下,或依靠某种事物生活:~饭。~药。~斋。2 消灭(多用于军事、棋奕):~掉敌人一个连。3 吸:~烟。4 感受:~惊。~紧。~一堑,长(zhǎng )一智。5 挨:~官司。6 承受,支持:~不消。7 船身入水的深度:~水深浅。8 被:~那厮砍了一刀。9 说话结巴:口~。
酒
jiǔ
1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啤~。料~。鸡尾~。茅台~。~浆。
李
lǐ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颠
diān
1 头顶:华~。2 最高最初的部分:~末(本末)。山~。3 倾倒,跌:~沛。~倒(dǎo )。~踬。~覆。~扑不破。4 上下跳动:~簸。5 同“ 癫 ”,精神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