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兵的拼音、解释、组词

销兵的简介:

xiāo bīng
1.消弭战争。 2.销毁兵器。 3.缩减兵员。

  • AI解释

销兵》,这个词较为特殊,主要出现在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它通常指的是政府或有权威的人下令销毁武器、减少军队规模以达到减少战争目的或者推行和平政策的行为。在古代,许多统治者为了减少军费开支、降低社会暴力倾向或者统一国家、建立长久和平的策略,会采取销兵措施。

详细解释

  • 定义:“销兵”意味着销毁或回收旧武器装备,有时也用来指军队规模的缩减。
  • 背景:这一政策常在战争结束后施行,目的是减少对军事力量的依赖和预算开支,并通过降低社会中的暴力倾向来维护和平稳定。

造句

  1. 唐朝盛世之后,皇帝为了确保长久太平,采取了销兵措施,大规模销毁武器装备。
  2. 在宋太祖统治时期,他以销兵作为稳固政权的重要手段之一,减少了军队规模并控制军费开支。
  3. 孙中山先生在筹划革命时提出,新中国成立后应实行销兵政策,减少军事开支以发展经济和教育事业。
  4. 明朝初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明太祖朱元璋也采取了类似的销兵策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5. 现代国家间有时也会通过销毁部分武器来展示和平诚意,并促进国际间的信任建设。

分词解释

xiāo

1 熔化金属:~金。~毁。2 去掉:~案。~账。~脏。~魂。~蚀。~声匿迹(形容藏起来,不在公开场合出现)。报~。3 开支,花费:开~。4 出卖货物:~售。~路。供~。5 机器或器物上像钉子的零件:~子。~钉。插~。6 把机器上的销子或门窗上的插销推上。7 古同“ 消 ”,消散,消失。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