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嗡子的简介:

wēng zǐ
1.即京二胡。详"京二胡"。

  • AI解释

《嗡子》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标准词语,可能是一个方言或者特定情境下的表达。不过,根据“嗡”字在汉语中的常见含义,“嗡子”可能被理解为描述某种昆虫声音或形态的概念。一般而言,“嗡”通常用来形容像蜜蜂、蚊子等昆虫发出的声音,或者是某些机械设备运转时产生的低沉震动声。

基于这个解读,可以将其解释为:“嗡子”指的是能发出“嗡嗡”声音的昆虫,或是用来形容这种声音的事物。

造句示例:

  1. 春天来了,院子里的小蜜蜂开始忙碌起来了,嗡子的声音不绝于耳。
  2. 晚饭后,打开窗户,就能听到树叶间的嗡子声和远处传来的蝉鸣。
  3. 修理厂门口的电扇嗡子地响着,吸引了不少好奇的孩子驻足观看。
  4. 夜晚静悄悄的,只有远处田野里的蛙声和偶尔飞过的嗡子陪伴着我入眠。
  5. 小明家养了只蜜蜂,每天早上都能听到嗡子的声音提醒他该起床了。

以上句子均是基于“嗡”字的音义推测而创作的,如果您有具体的使用场景或其他需求,请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分词解释

wēng

1 〔~子〕京二胡,胡琴的一种。2 象声词:飞机~~响。蜜蜂~~地飞。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