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分算潮的拼音、解释、组词
四十八分算潮的简介:
sì shí bā fēn/fèn suàn cháo
半日潮海区高(低)潮时的简易推算方法。是根据半日潮港的高(低)潮时每天再推后约0.8小时(约48分钟)的办法进行的。推算公式如下:(1)高潮时=[夏历上半月日数-1或夏历下半月日数-16]×0.8小时+高潮间隙;(2)低潮时=[夏历上半月日数-1或夏历下半月日数-16]×0.8小时+低潮间隙;(3)高潮时±0612=低潮时;(4)低潮时±0612=高潮时;(5)高潮时±1224=另一高潮时;(6)低潮时±1224=另一低潮时。式中0612和12
半日潮海区高(低)潮时的简易推算方法。是根据半日潮港的高(低)潮时每天再推后约0.8小时(约48分钟)的办法进行的。推算公式如下:(1)高潮时=[夏历上半月日数-1或夏历下半月日数-16]×0.8小时+高潮间隙;(2)低潮时=[夏历上半月日数-1或夏历下半月日数-16]×0.8小时+低潮间隙;(3)高潮时±0612=低潮时;(4)低潮时±0612=高潮时;(5)高潮时±1224=另一高潮时;(6)低潮时±1224=另一低潮时。式中0612和12
- AI解释
词语“四十八分算潮”并非一个标准或常见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没有明确的定义。不过,根据其字面意思和部分地区的方言习惯,“四十八分算潮”的可能含义可以推测为与潮汐计算有关的一种方式或者表述。具体解释如下:
- “四十八分”:在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中,一天被分为二十四小时,每小时又被进一步细分为两半(即十二分),因此一天共分为四十八份。
- “算潮”:这里的“算”,可以理解为计算、估算;而“潮”,在这一语境下,通常指的是海洋中的潮汐现象。
综合来看,“四十八分算潮”可能是指利用一种基于二十四小时和它的细分方法来计算或预测潮汐变化的方式。由于这不是一个标准术语,在使用时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背景和语境。
造句:
- 古代渔民通过“四十八分算潮”的方法,准确地预测了涨落潮的时间。
- 在沿海地区,“四十八分算潮”是渔民们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
- 虽然现在有了精确的气象预报系统,但“四十八分算潮”的古老智慧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某些地方仍保留着用“四十八分算潮”的传统方法来调节生产活动的习惯。
- “四十八分算潮”不仅是一种计算方法,也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句子是基于对词语可能含义的推测所构建的例子,并非该词语的标准用法。如果“四十八分算潮”在特定语境或地区有确切含义,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给出更准确的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
四
sì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十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八
bā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分
fēn,fèn
1 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áng )。4 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5 辨别:区~。~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
算
suàn
1 核计,计数:~草。~盘。~式。~账。~术。~计(a.算数目;b.考虑;c.估计;d.暗中某划损害别人。“计”均读轻声)。清~。预~。
潮
cháo
1 海水因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水。~汐。涨~。落~。~汛。~流。~涌。2 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思~。热~。新~。~红。~热。心~澎湃。3 湿:~气。返~。~湿。4 方言,技术不高: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