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的拼音、解释、组词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的简介:
guó zhī jiāng wáng,bì yǒu yāo niè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 AI解释
这句成语“国之将亡,必有妖孽”源于中国古代文献和民间传说,意指一个国家即将灭亡时,往往会有一些不祥或异常的现象出现。这里的“妖孽”指的是邪恶、怪异的事情或者人物,但这种现象并不限于具体的生物,也可以是社会事件、自然奇观等任何预示着衰败的征兆。
详细解释
- 国之将亡:国家即将面临灭亡的状态。
- 必有妖孽:意味着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不祥或邪恶的现象作为预兆。
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国家兴衰的一种观察和总结,认为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些异常现象是对政权稳定性和统治合法性的一种警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国之将亡”的判断非常复杂,并非仅凭某些现象就能轻易断定,而这些现象也并不一定都是消极的征兆。
造句
- 历史上的每一次朝代更迭之前,总会有许多妖孽出现,如民不聊生、政治腐败加剧等。
- 他觉得最近城市中频发的怪事预示着“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的说法可能正在应验。
- 虽然这句古语听起来有些迷信,但在某些历史时期,确实有证据支持“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这一观点。
- 在分析当前的政治局势时,我们不能忽视“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的警告意义。
- 尽管这句话常被用来警示即将发生的大事件或危机,但历史上的许多例子却证明它未必总是准确的预示。
以上句子展示了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方式和意义变化,体现了其在现代汉语中的灵活运用价值。
分词解释
国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将
jiāng,jiàng
1 快要:~要。~至。~来。即~。2 带领,扶助:~雏。扶~。~军。3 拿,持:~心比心。4 把:~门关好。5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6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7 保养:~养。~息。8 兽类生子:~驹。~小猪。9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10 又,且:~信~疑。11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12 刚,刚刚:~~。~才。13 姓。
亡
wáng,wú
1 逃:逃~。流~。2 失去:~佚。~羊补牢。3 死:伤~。死~。4 灭:灭~。~国奴。救~。兴~。
必
bì
1 一定:~定。~然。~须(一定要)。~需(不可少的)。势~。未~。事~躬亲。2 决定,肯定:“深念远虑兮,胜乃可~”。3 固执:“毋意,毋~”。4 果真,假使:“王~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有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妖
yāo
1 迷信的人指异于常态而害人的东西:~魔鬼怪。~精(①妖怪;②喻姿色迷人的女子。“精”均读轻声)。~氛。2 装束或神态不正派:~里~气。~态。3 媚,艳丽:~女。~娆。~艳。~冶。~妍。4 邪恶而迷惑人的:~言。~人。~术。
孽
niè
1 恶因,恶事,邪恶:~臣(奸佞之臣)。~种(zhǒng)。~根。~海。~障(①长辈骂后辈为不肖子弟的话;②佛教指妨碍修行的种种罪恶。均亦称“业障”)。作~(做伤天害理的事)。罪~(罪恶)。造~。2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多妻制下指妾及其子女:~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