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候的拼音、解释、组词

土候的简介:

tǔ hòu
1.亦作"土堠"。 2.古代记里程的土堆。

  • AI解释

关于“土候”,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直接对应这个词汇的常用条目,可能是某个特定领域或者方言中的用词。根据字面拆分,“土”指的是土地或泥土,“候”可以理解为季节、气候或者某种状态的变化。因此,“土候”可能被解释为与土地有关的气候或者环境变化。

如果要进行合理的扩展解释和造句,我们可以假设“土候”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区由于土壤特性而形成的独特气候变化或自然现象。以下是5个基于这一假设的造句:

  1. 这片土地的土候特别适宜种植柑橘类水果。
  2. 为了适应当地土候条件,农户们改良了耕作技术。
  3. 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土壤对当地的土候有着重要影响。
  4. 土候的变化往往反映了气候长期演变的趋势。
  5. 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根据地区不同的土候特点制定农业规划。

请注意,“土候”一词在标准的汉语词汇中并不常用,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您提供的词语以及对它的可能理解进行的推断。如果这是某个专业领域或特定文化背景中的术语,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解释其含义。

分词解释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

hòu

1 等待:等~。~车室。~选人。守~。~补。~场。~审。~诊。2 看望,问好:伺~。问~。3 时节:时~。气~。~鸟。~虫。4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火~儿。症~。5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用:~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