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理的拼音、解释、组词

质理的简介:

zhì lǐ
1.质地文理。 2.质对评理。

  • AI解释

在中文中,“质理”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词语,可能是由于字面意义或特定语境而被组合在一起。通常情况下,“质”可以指“性质、质地”,“理”可以指“道理、规律”。结合来看,“质理”可能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其道理或规律。

不过,若要具体解释和使用这一词汇,则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赋予其更明确的含义。以下是基于这种理解的一些造句示例:

  1. 通过深入研究,科学家们揭开了这种物质的质理,发现它在高温下具有超导性。
  2. 在这场辩论中,他能够用事实和逻辑揭示出对方观点背后的质理矛盾之处。
  3. 任何复杂的工程设计最终都要回到材料的质理上去考量其可行性。
  4. 哲学家们探讨了自然界的质理,试图从中找到宇宙运作的基本原则。
  5. 这本书详细分析了许多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的质理,帮助读者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请注意,“质理”一词在上述句子中使用时,更多的是一种拟合或推测性质的理解方式。如果你有更具体的情境或者需要将其应用于特定领域,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给出更加准确的解释和造句建议。

分词解释

zhì

1 本体,本性:物~。流~(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言(实言)。沙~。本~。~点。品~。性~。素~。资~。2 朴素,单纯:~朴。~直。3 问明,辨别,责问:~疑。~问。~询。对~。4 抵押或抵押品:人~。5 同“贽”,礼物。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