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熟,天下足的拼音、解释、组词

湖广熟,天下足的简介:

hú guǎng/ān shú,tiān xià zú
1.湖南﹑湖北两省盛产稻米,两湖丰收,则天下粮足。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谚语)湖广,指湖南、湖北两省。两地自古便为著名的鱼米之乡,更兼航运便利,故只要湖广丰收,则中国粮食不虞匮乏。《古谣谚.卷二七.湖广谚》:「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言土地广沃,而长江转输便易,非他省比。」

《湖广熟,天下足》这句俗语出自中国的农业文化,主要描述了在古代中国特别是明清时期,湖北和湖南(合称“湖广”)地区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全国粮食供应的重要性。这里的“熟”指的是成熟、丰收,“足”则指满足需求。

详细解释:

  • “湖广熟”,强调的是湖北、湖南两地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能够实现丰产。
  • “天下足”,意味着全国的粮食供应能够得到保障和充足,因此这两地在农业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造句:

  1. 在历史上,“湖广熟,天下足”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布局和国家经济对这一地区的依赖程度。
  2. 湖北和湖南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湖广熟,天下足”说的正是这里在粮食生产上的重要地位。
  3. 即使在现代,我们也不能忽视“湖广熟,天下足”的道理,确保这些地区粮食生产的稳定对保障全国乃至全球的食物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
  4. 作为农业大省,湖北和湖南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实现“湖广熟,天下足”贡献更大的力量。
  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湖广熟,天下足”的理念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重视粮食生产和储备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1 陆地上聚积的大水:~泊。~泽。~滩。~荡。~光山色。2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两~。~广。3 指中国湖州(旧地名,在今浙江省吴兴县):~笔。~绉。
广

guǎng,ān,yǎn

1 指面积、范围宽阔,与“狭”相对:宽~。~博。~义。~漠。~袤(东西称“广”,南北称“袤”,指土地面积)。~厦。2 多:大庭~众。3 扩大,扩充:推~。~开言路。

shú,shóu

1 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饭~了。2 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又特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成~。瓜~蒂落。3 程度深:~睡。~思(经久而周密地思考)。深思~虑。4 做某种工作时间长了,精通而有经验:~练。娴~。~习。~能生巧。5 习惯,常见,知道清楚:~人。~悉。~记(强记)。轻车~路。6 经过加工炼制的:~铁。~皮子。~石膏。~石灰。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1 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2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碗~。3 充分,够量:~月。~见。~智多谋。4 完全:~以。~色。5 值得,够得上:不~为凭。微不~道。6 增益:以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