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舶司的拼音、解释、组词

市舶司的简介:

shì bó sī
官署名。负责管理出入海港船舶、商务等。唐代在广州设市舶使,宋代于广州、泉州、明州(治今浙江宁波)、杭州、密州(治今山东胶县)等地设提举市舶司,置提举官。元代、明代称市舶提举司。

  • AI解释

词语解释

市舶司是古代中国用于管理海上贸易和监管外国商人及商品的一种官署。它的主要职能包括征收进出口关税、管理海上贸易活动,以及协调与外来商船的关系等。

在宋代,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市舶司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元朝以后,虽然名称和设置有所变化,但其基本职能依然存在,主要负责监督外国商人的行为、征税、保护商船安全等方面。

造句

  1. 古代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时期,设有专门管理市舶事务的机构——市舶司
  2. 宋朝时,市舶司不仅征收税收,还对外国商人实施了一系列贸易监管措施。
  3. 元代的市舶司为了保障国内市场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某些商品的进口。
  4. 明代初期,政府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市舶司的功能。
  5. 清代晚期,由于海防松弛和西方列强入侵等原因,中国的市舶司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重要性。

这些句子不仅能够帮助理解“市舶司”的历史背景与职能范围,还展示了它在中国不同朝代的变化与发展。

分词解释

shì

1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开~。菜~。~井(街,市场)。~曹。~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2 买:~义。~恩(买好,讨好)。3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城~。都(dū)~。~镇。4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北京~。南京~。5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制。~尺。~斤。

航海的大船:船~(对船的通称)。巨~。海~。~来品(指外国输入的货物)。

1 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人事~。3 视察:~日月之长短。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