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蚓的拼音、解释、组词

蜗蚓的简介:

wō yǐn
1.蜗牛与蚯蚓。亦喻微小的事物。

  • AI解释

实际上,“蜗蚓”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通常我们不会单独使用这个词。不过,“蜗牛”和“蚯蚓”是两个独立存在的词,都是指自然界中的一些软体动物或环节动物。

  1. 蜗牛:是一种小型的腹足纲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壳,行动缓慢。蜗牛在许多文化中都有象征意义,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在西方则有时与迟缓相联系。

  2.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没有明显的头部和尾部之分,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造句

  1. 花园里,那群蜗牛缓慢地爬过湿润的叶子。
  2. 爸爸告诉我,蚯蚓对于保持土地肥沃非常重要。
  3. 妹妹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盆压坏了,里面的小蜗牛都跑出来了。
  4. 秋天是观察蚯蚓活动的最佳季节,它们会从土壤深处爬出来寻找食物。
  5. 在一片湿润的草地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小蜗牛和蚯蚓在泥土中移动。

如果“蜗蚓”一词有特殊的含义或是在某种文化背景下使用,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于更准确地进行解释。

分词解释

1 〔~牛〕软体动物,有螺旋形扁圆的硬壳,头部有两对触角。吃嫩叶,对农作物有害。某些种类可供食用。2 〔~居〕喻窄小的住所。3 〔~螺〕软体动物,壳如笋状,螺层长,壳顶尖,生活于湖池中。4 〔~蠃〕软体动物,壳淡玳瑁色,壳口边缘略翻出,生活于湖溪中。亦称“螺蛳”。

yǐn

1 〔蚯~〕见“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