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士铨(1725-1784)的拼音、解释、组词
蒋士铨(1725-1784)的简介:
jiǎng shì quán (1725-1784)
清代诗人。字心馀、苕生,号藏园、清容居士,江西铅山人。乾隆年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辞官后在几个书院主持讲席。论诗主张“性灵”。有《藏园九种曲》、《忠雅堂集》。
清代诗人。字心馀、苕生,号藏园、清容居士,江西铅山人。乾隆年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辞官后在几个书院主持讲席。论诗主张“性灵”。有《藏园九种曲》、《忠雅堂集》。
- AI解释
《蒋士铨(1725-1784)》所描述的是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蒋士铨的生平和成就。蒋士铨是清中叶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戏曲理论家,同时也是经学家。他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在当时文学界有着很高的声望。
详细解释
-
生平:蒋士铨出生于安徽桐城,自幼聪颖好学,博古通今。他曾在京师国子监读书,并参加科举考试多次,虽然未能及第,却依然以学问深厚著称。
-
文学成就:蒋士铨的诗、文、词均有很高的造诣,《忠雅堂集》是他重要的作品集之一,收录了他大量的诗歌和散文。他的戏曲创作《临川梦·下四声猿》等也为后世所传颂。
-
思想影响:蒋士铨的思想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在学术上强调经史结合,提倡文学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观点。
-
历史地位:作为“乾隆三大家”之一,蒋士铨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影响深远。他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其作品也对后来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造句
- 蒋士铨的诗歌语言凝练、意境高远,在《忠雅堂集》中可窥一斑。
- 在清代文坛上,蒋士铨与袁枚、赵翼齐名,被后世称为“乾隆三大家”。
- 读完蒋士铨的作品后,不禁为他的博学多才所折服。
- 蒋士铨的《临川梦·下四声猿》不仅是一部戏曲杰作,也是研究清代文化的重要文献。
- 蒋士铨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现实,这种观点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这些句子旨在从不同角度描述蒋士铨及其作品的特点和影响。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