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用爱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节用爱民的简介:
jié yòng ài mín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 AI解释
《节用爱民》这一成语出自古代儒家思想,主要指的是政府或官员在治理国家时应当做到节约使用资源和财物,并且爱护百姓、关注民生。这是中国古代儒家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之一。
详细解释
- 节用:提倡节省开支和物资,避免浪费;既指个人生活上的节约,也指对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
- 爱民:强调要关爱人民,体恤民情,关心民间疾苦。主张以仁义治国,减轻百姓负担。
造句
- 古代贤明君主都注重《节用爱民》的理念,在国家经济尚不发达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 县令实施《节用爱民》,他首先要求自己做到勤俭节约,同时关心农民的生计问题。
- 为贯彻《节用爱民》的精神,政府制定了多项政策以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投资于节能减排技术。
-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节用爱民》的主张可以指导官员更加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救灾资金和物资。
- 强调《节用爱民》,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意味着提倡可持续发展,既要保障经济的增长,也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
这五个句子通过不同的情境,体现了“节用”与“爱民”的具体应用。希望这些解释及造句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分词解释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
用
yòng
1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心。~兵。~武。2 可供使用的:~品。~具。3 进饭食的婉辞:~饭。4 花费的钱财:费~。~项。~资。5 物质使用的效果:功~。有~之才。6 需要(多为否定):不~多说。7 因此:~此。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