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脑筋的拼音、解释、组词

动脑筋的简介:

dòng nǎo jīn
1.用脑筋想;出主意。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思考。【例】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只要肯动脑筋,一定会有办法的。

2. 打主意、动念头。【例】钱财露白,易让歹徒起邪念、动脑筋。

1. 运用脑力思考、打主意。如:「学习不能只是照单全收,还要多动脑筋。」「看他东张西望,一定又在动脑筋,出鬼主意。」

词语解析

《动脑筋》这个词语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多方面的含义,主要强调的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不仅指通过智力活动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案的行为,还常用来鼓励人们积极开动脑筋、勇于创新、不畏困难,同时也蕴含了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文化价值。

解释

  • 动脑筋:指运用大脑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通常用于描述个人在面对难题时,经过深思熟虑后找到解决办法的行为和态度。它鼓励人们通过积极思考来克服困难或完成任务。

造句示例

  1. 问题出在哪儿了呢?你再好好动动脑筋吧!
  2. 老师布置的题目很有挑战性,我们得动动脑筋才能找到答案。
  3. 面对这个难题,他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动脑筋寻找解决办法。
  4. 动动脑筋,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完成这项任务。
  5. 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动动脑筋,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些句子通过不同的场景和语境展示了“动脑筋”这个词的用法和意义,体现了它在中国语言文化中的丰富内涵和积极鼓励的作用。

分词解释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

nǎo

1 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髓。~子(❶脑;❷指思考、记忆等能力)。~筋。~海。~际。~壳。~颅。~神经。~下垂体。~积水。~溢血。电~。2 头:~袋。~壳。头昏~胀。~满肠肥。3 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儿。4 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

jīn

1 肌肉的俗称:~力。~肉。~疲力尽。2 肌腱或附着在骨头上的韧带:~骨。~道(“道”读轻声)。蹄~。3 可见的皮下静脉的俗称:~络。~脉。青~暴露。4 像筋的东西:钢~。橡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