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量的拼音、解释、组词

制冷量的简介:

zhì lěng liàng
又称“制冷能力”、“产冷量”。制冷机工作时在单位时间内从冷藏物中吸取的热量。是衡量制冷机制冷能力大小的指标。单位为“千焦/秒”。中国规定,以冷凝温度+30°c,蒸发温度-15°c,过冷温度+25°c为标准工艺来表示制冷机的制冷量。

  • AI解释

《制冷量》是指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从空间或物体中移除的热量,以瓦(W)为计量单位。它通常与制冷系统的性能评价相关联,并反映了该系统对热能管理的能力。

详细解释: 1. 定义:制冷量是衡量制冷装置工作效率的一个关键参数,代表了设备在规定条件下的最大制冷能力。 2. 影响因素:包括压缩机的功率、制冷剂的选择、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设计以及系统的整体效率等因素。 3. 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如空调、冰箱等及工业用冷却系统中。

五个造句:

  1. 这款新型冰箱具有强大的制冷量,能够迅速将室温环境降至适宜的冷藏温度。
  2. 在选择适合办公室使用的空调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那些拥有高制冷量的产品,以确保室内始终保持凉爽舒适。
  3. 为了更高效地使用能源,我们计划对工厂中的老旧冷却系统进行升级,以增加其总的制冷量。
  4. 家里的老式冰箱制冷量不足,每到夏天都会变得特别热,影响了食物的保存。
  5. 这款便携式车载空调不仅体积小巧便于安装,还具备出色的制冷量,在长途旅行中能有效降低车内温度。

以上句子旨在通过不同场景展示“制冷量”这一概念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lěng

1 温度低,与“热”相对:~天。~藏。~冻。~涩。~飕飕。2 寂静,不热闹:~落。~寂。~静。~清。3 生僻,少见的:~僻。~字。4 不热情,不温和:~遇。~淡。~峻。~漠。~嘲热讽。~若冰霜。~酷无情。5 不受欢迎的,没有人过问的:~货。~门儿。6 突然,意料以外的:~然。~不防。~枪。~战。7 姓。

liáng,liàng

1 用器物计算东西的多少或长短:用尺~布。用斗~米。车载斗~。~体温。2 估量:思~。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