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禽的拼音、解释、组词
来禽的简介:
lái qín
1.果名。即沙果。也称花红﹑林檎﹑文林果。或谓此果味甘,果林能招众禽,故名。 2.见"来禽青李"。
1.果名。即沙果。也称花红﹑林檎﹑文林果。或谓此果味甘,果林能招众禽,故名。 2.见"来禽青李"。
- AI解释
《来禽》一词,实际上是“梅”的别名之一。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来禽”是用于指代某些特定种类的梅树或其果实,尤其是指山梅花(山樱桃)等具有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的树木。
详细解释
-
来禽:原意是指一种鸟的名字,即啄木鸟,但后来这个词被用来形容山梅花或其他类似形态、颜色特征的植物。在古代文献中,“来禽”还常被用作园林景致中的名称,以增添雅趣。
-
与“梅”的关系:“来禽”虽然常用于指代某些特定种类的梅树或其果实,但实际上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梅花(蜡梅、江梅、白梅等)。它更多是作为一种植物的名字出现在古诗文中。
造句
- 园林中有一株古老的来禽树,它的枝条上挂满了粉色的小花,远远望去如同一片粉霞。
- 春天里,漫步在花园中,我惊喜地发现了一棵开满白色花朵的来禽树,花瓣如雪般洁白细腻。
- 《诗经》中有“有来锦兮”,这里的“来锦”指的就是来禽,它代表了春天的一种美好意象。
- 古人常在园林中种植来禽作为观赏植物,比如王维就有诗句:“山园小梅两三株,来禽作伴更相宜。”
-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来禽”常常被用来象征纯洁、高雅和春天的来临。如“来禽春色正浓时”,描绘了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
这些造句不仅体现了“来禽”的自然美,还展现了它在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意义。
分词解释
来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5 做某个动作:胡~。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兮!13 姓。
禽
qín
1 鸟、兽的总称:五~戏。2 特指鸟类:家~。飞~走兽。3 古通“擒”:“不~二毛。”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