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签的拼音、解释、组词

更签的简介:

gēng/gèng qiān
1.即更筹。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时用来报更的竹签。《陈书.卷三.世祖本纪》:「每鸡人伺漏,传更签于殿中。」

《更签》,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一种记录时间、表示夜晚更次(即夜间的时段)的文字或标记。其主要功能在于确认特定的时间段,是古人用于管理夜间值守和作息的重要工具之一。

详细解释

  1. 含义:更签是用来划分和标识夜晚不同时间段的符号或者标记。
  2. 用途:古代中国将夜晚分为五个更次(也称五更),每更相隔两个小时。通过更签,士兵、官吏或守夜的人可以准确记录自己所处的时间段,确保按时交接班或者执行任务。
  3. 形式与材质:常见的材料包括竹简、纸张等,内容简洁明了,通常会标注时间信息。

造句

  1. 宋代的将士们每到夜晚便要进行巡更,每更一次都要登记在册,以免出现夜不闭户却守卫空虚的情况。
  2. 为了防止误时漏签,古代官员通常会在交接班时亲自检查对方是否填写了正确的更签。
  3. 更签不仅是一种时间管理工具,更是古代社会秩序和纪律的重要象征之一。
  4. 在一个有关历史的纪录片中,解说员提到“更签”是确保城防安全的重要环节。
  5. 想象一下,在古代战场上的将领们正紧盯着更签,以确保每一名士兵都在正确的时间到达指定位置。

这些句子展示了《更签》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其使用场景。

分词解释

gēng,gèng

1 改变,改换:~正。~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定(改订)。~迭(轮流更换)。~递。~番。~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2 经历:少(shào )不~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3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时。~阑。~夫。~鼓。~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qiān

1 亲自写姓名或画上符号:~名。~字。~到。~发。~收。~署。~押。~订。2 简要地写出意见:~注。~呈。~证。3 用竹木等物做成的细棍或片状物:牙~儿。4 书册里作标志的纸片或其他物体上作标志的东西:书~。标~。5 粗粗地缝合起来。6 用于占卜或赌博的细长竹片或细棍:~筒。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