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则的拼音、解释、组词

何则的简介:

hé/hē/hè zé
1.为什么。多用于自问自答。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为什么。《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是以圣主不遍窥望而视以明,不殚倾耳而听以聪,何则?淑人君子,人就者众也。」也作「何哉」。

《何则》这个词通常用于书面语或古文中,其主要意思是指“为什么”或者用来询问原因。在现代汉语中,“何则”一般用在疑问句开头,表示提出疑问,以探求某事的原因。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何(hé)是疑问代词,意为"什么";则(zé)是一个连词或语气词,在这里用来引导原因的说明。
  2. 语用意义:“何则”常用于古代文献中,表达作者对某事感到疑惑,进而追问其背后的原因。它强调的是对某事发生、存在或者变化的理由进行分析和探讨。

造句

  1. 古代学者在研究历史时会问:“何则?秦朝为何能够统一六国?”
  2. 现在有人质疑某个政策的有效性,可以这样提问:“何则?这个政策实施后为什么没有预期的效果?”
  3. 当面对一种新的现象或理论时,也可以用“何则”来提问其根源:“何则?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何如此迅速?”
  4. 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可能会说:“何则?这些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
  5. 在讨论社会现象时,可以这样提问:“何则?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结婚生子?”

以上句子和用法展示了“何则”这个词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希望这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hé,hē,hè

1 疑问代词(a.什么,如“~人?”b.为什么,如“~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不?”“~如?”d.哪里,如“~往?”e.发表反问,如“~乐而不为?”)。2 副词,多么:~其壮哉!3 姓。

1 模范:以身作~。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