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召的拼音、解释、组词
传召的简介:
chuán/zhuàn zhào/shào
每年藏历正、二月在拉萨大昭寺举行的祈祷法会。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创始。达赖五世开始在法会上举行辩经,形成考选“拉然巴格西”(藏传佛教最高学位)制度。正月法会规模较大,俗称“传大召”;二月的较小,俗称“传小召”。
每年藏历正、二月在拉萨大昭寺举行的祈祷法会。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创始。达赖五世开始在法会上举行辩经,形成考选“拉然巴格西”(藏传佛教最高学位)制度。正月法会规模较大,俗称“传大召”;二月的较小,俗称“传小召”。
- AI解释
词语《传召》的详细解释
传召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上级或有权者对下级或平民发出正式邀请、命令或指示,要求其到指定地点报到,或是参加某种活动。这个词语通常用于官方文件或者具有法律效力的情境中。根据语境不同,“传”可以理解为“传达”或“通告”,而“召”则侧重于“召唤”、“召集”。在现代汉语中,它既可以指正式会议的邀请函,也可以泛指任何需要正式回应的通知。
造句
- 法律案件:法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传召,并要求其如实陈述案情。
- 企业活动:公司高层决定召开紧急会议,总经理亲自向各部门经理发出了传召。
- 政府事务:国务院已向全国各省份下达了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传召通知,请各地政府尽快落实相关规定。
- 学术会议:学术界著名学者被邀请参加国际会议,并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正式的传召函件。
- 民间习俗:古代文人骚客间常因某项文化活动而互相传召,共襄盛举。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