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坛的拼音、解释、组词

泰坛的简介:

tài tán
1.古代祭天之坛。在都城南郊。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燔柴祭天,设于南郊的祭坛。《孔子家语.卷七.郊问》:「既至泰坛,王脱裘矣,服衮以临,燔柴戴冕。」

关于“泰坛”这个词语,从字面上看,“泰”在这里指的是安定、和平;而“坛”则是古代帝王祭天、地或社稷等神灵的地方。综合起来看,“泰坛”在历史上特指中国古代的一种祭祀场所。不过,这个词较少直接出现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更常用于文学创作或是特定语境下描述古建筑。

以下是“泰坛”的详细解释:

  1. 定义与历史背景:“泰坛”是中国古代用于举行祭拜仪式的场所之一。“泰”,有平和、安定之意。泰坛主要是用来祭祀天上的神灵,如日月星辰等,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 具体用途:在古代社会中,帝王会在特定的日子里到泰坛进行祭拜活动,以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国家福祉的美好祝愿。这种仪式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的表现,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和社会功能。

  3. 相关文化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泰坛”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和谐社会秩序的追求以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尊重。

下面提供五个使用“泰坛”一词的造句:

  1. 古代帝王每年都会亲自到泰坛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
  2. 在那个时代,修建泰坛是国家非常重要的工程之一,它象征着国家的强盛和对天地的敬畏之心。
  3. 虽然今天已不再有实际的泰坛存在,但这一文化传统依然被现代人所传承与纪念。
  4. 诗人常常用“泰坛”一词来形容那些安静祥和、充满自然气息的地方。
  5. 现代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时经常提到泰坛这样的重要场所。

分词解释

tài

1 平安,安定:~适(幽闲安适)。~安。~然处之。2 佳,美好:~运。否(pǐ)极~来。3 极:~西(旧指欧洲)。4 骄纵,傲慢:~侈(骄纵奢侈)。骄~。5 通:天地交~。

tán

1 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的高台:天~。地~。登~拜将。2 用土堆成的平台:花~。3 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神~。法~。4 文艺界、体育界或舆论阵地:艺~。文~。球~。论~。5 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