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下有余的拼音、解释、组词

比下有余的简介:

bǐ xià yǒu yú
比:比较。对所处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形容满足现状,不求进取。

  • AI解释

词语《比下有余

释义:比下有余”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与那些更差的人或境况相比时,自己所处的情况仍然显得优越。这句话常用于安慰他人或是表达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较为模糊,但它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和理解。

造句

  1. 虽然我现在的收入不高,但是看到那些更穷的人,我觉得自己还是比下有余的。

  2. 对于这次比赛的结果,虽然我们没有获得第一名,但我们可以安慰自己:至少我们在努力,这已经比那些没来参赛的人强多了。

  3. 尽管我在工作上遇到一些挫折,但我常提醒自己,比起那些失业在家的人来说,我还是幸运的。

  4. 他虽然身材不高,但在一群更矮小的人中间依然显得高大威猛,这也是“比下有余”的表现之一吧!

  5. 这次旅游因为天气原因提前结束,但至少我们还完成了大部分行程,这已经比那些未能成行的人来说要幸运得多。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比下有余”不仅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也是一种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1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赛。~附。对~。评~。2 能够相匹:今非昔~。无与伦~。3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二。4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例。~值。5 譬喻,摹拟:~如。~方。~兴(xìng)(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画。~况(比照,相比)。6 靠近,挨着:~~(一个挨一个,如“~~皆是”)。~肩继踵。~邻。鳞次栉~。7 和,亲:~顺。8 及,等到:~及。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