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的拼音、解释、组词
河内的简介:
hé nèi/nà
越南首都和最大的内河港。人口350万(1992年)。因被环抱在红河大堤之内而得名。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有机器、建材、纺织等。有科研机构、博物馆和河内大学等高校,还有还剑湖、独柱寺、巴亭广场等名胜古迹。
越南首都和最大的内河港。人口350万(1992年)。因被环抱在红河大堤之内而得名。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有机器、建材、纺织等。有科研机构、博物馆和河内大学等高校,还有还剑湖、独柱寺、巴亭广场等名胜古迹。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称黄河以北的地区。
2. (Hanoi)城市名。越南的旧首都,位居红河三角洲的顶点,以位居河口的海防为外港,交通便利。
在古代地理文献中,“河内”通常指的是中国河南省北部的一个地区。这一名称来源于其地理位置,位于黄河以北,因此得名“河内”。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并没有直接被称为“河内”的省份或市辖区;然而,“河内”这个名字有时也可能出现在其他语境中,例如在一些历史文献或者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使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其地理意义和历史用途。
详细解释:
- 地理位置:古代的“河内”一般指中国河南省北部,位于黄河以北。
- 文化与历史:“河内”一词往往被用于描述这一地区的文化和历史发展情况。由于地处中原地带,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造句:
- 古代的《史记》中记载了许多发生在河内的故事。
- 河内地区因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在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 考虑到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河内地区在古代交通和贸易网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 由于黄河的冲积作用,河内地区的土地肥沃,适宜耕作。
- 河内的居民依靠黄河流经的土地,发展出了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