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迁的拼音、解释、组词

史迁的简介:

shǐ qiān
1.汉司马迁的别称。司马迁为太史令﹑掌修史,故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汉代司马迁的别名。参见「司马迁」条。

史迁》这个词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汉语词汇,可能指的是“史迁”二字的组合。通常,“史迁”指的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他撰写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详细解释: -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86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曾立志要撰写一部记载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著作。受到父亲的影响和鼓励,司马迁后来继承了父亲的职务,并最终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 -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总字数约52.6万。它不仅记载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而且在文学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下面是五个使用“史迁”一词的造句(尽管更合适的说法应为“司马迁”):

  1. 学术研究:中国历代都有很多学者对《史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注释,其中就有许多以“史迁”的名字命名的文章或专著。
  2. 文学创作:作家李晓在小说中写道:“他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个写下‘史迁’二字的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
  3. 影视作品:电影《大秦赋》中的旁白提到:“从古至今,无数学者都在试图揭开历史的秘密,其中就有那位以‘史迁’而著称的历史巨匠——司马迁。”
  4. 教育教材:在某部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关于“史迁”的章节,讲解了《史记》的重要性和其文学价值。
  5. 个人评价:有评论家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史迁’的名字犹如璀璨明珠,照耀着中华文明的每一个角落。”

请注意,在使用时应该以正确的名字“司马迁”来称呼这位伟大的历史学家。

分词解释

shǐ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通~。断代~。近代~。世界~。文学~。~诗。~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坛。~评。~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不绝书。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内~。3 古代官职:刺~。御~。4 姓。

qiān

1 机关、住所等另换地点:~居。~移。~徙。2 变动,转变:变~。~就(改变自己的意见,凑合别人)。~延(拖延)。~怒。事过境~。3 贬谪,放逐:~谪(贬官远地)。~客(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4 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