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叶植物的拼音、解释、组词
双子叶植物的简介:
shuāng zǐ yè/xié zhí wù
被子植物的一大类。种子的胚有两片子叶。茎部维管束成圆周排列,有形成层;叶片大多为网状脉;花的各部分为五或四数。约有十七万种,包括木本和草本。如橡胶、漆树、茶等以及各种果树。
被子植物的一大类。种子的胚有两片子叶。茎部维管束成圆周排列,有形成层;叶片大多为网状脉;花的各部分为五或四数。约有十七万种,包括木本和草本。如橡胶、漆树、茶等以及各种果树。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胚具有二枚子叶的种子植物。其叶脉多为网状脉,花多为四数或五数或四、五之倍数。如豆类、花生等。
《双子叶植物》详细解释
定义: 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ae),是种子植物中的一大类,与单子叶植物相对。这类植物在种子萌发时具有两片子叶,并且通常有较复杂的根系、茎干和叶子结构。
特征:
- 种子构造: 双子叶植物的种子通常具有两个胚芽(即子叶),是其名称的由来。
- 茎结构: 茎中常含有维管束形成层,这使得它们可以产生新的组织和增加树干直径。这些植物的茎常具有一至多个分枝。
- 叶片脉络: 叶片通常具有网状叶脉结构(即分支脉络),而非平行脉络。
- 花朵构造: 花朵具有四或五枚花瓣,子房通常是下位的(意味着其基部位于花托之上)。它们还具有多个雄蕊群和多个心皮组成的一个雌蕊。
- 根系结构: 双子叶植物常有主根和侧根形成的直根系。
造句
- “双子叶植物种类繁多,包括我们日常食用的豆类、花生等作物。”
- “这些树木都是典型的双子叶植物,具有明显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分层。”
- “双子叶植物中的一些物种具有特殊的生理特性,例如在干旱条件下能够生存的独特机制。”
-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许多被广泛认为是单子叶植物的植物其实属于双子叶植物的一种。”
-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双子叶植物,期望找到更多关于植物抗逆性的遗传信息。”
这些句子不仅涵盖了双子叶植物的定义及其特征,还提供了其在现实世界应用中的例子,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概念。
分词解释
双
shuāng
1 两个,一对:一~鞋。~杠。~重(chǒng )。~方。~管齐下。~豆塞聪(耳被堵塞,一无所闻)。~瞳剪水(形容眼珠的清澈)。智勇~全。盖世无~。2 偶,与“单”相对:~数。~号。3 加倍的:~料。~份。4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叶
yè,xié
1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菜~。~子。~落归根。一~知秋。一~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2 像叶子的:铁~。百~窗。3 同“ 页 ”。4 世代,时期:初~。末~。5 姓。
植
zhí
1 栽种:种~。培~。栽~。~树。2 树立:~立。~志(立志)。3 戮住,竖起:~耳。4 生物的一大类,谷类、花草、树木等的统称:~物。~被。~保。5 古代军中监督工事的将官:“华元为~,巡功。”
物
wù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