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望的拼音、解释、组词

族望的简介:

zú wàng
1.有声望的名门大族。 2.在宗族中的声望。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名门大族。《魏书.卷四八.高允传》:「显祖平青齐,徙其族望于代。」唐.李商隐〈赠赵协律晳〉诗:「已叨邹马声华末,更共刘卢族望通。」

2. 宗族或家族的声望。《陈书.卷一三.周敷传》:「迪素无簿阀,恐失众心,倚敷族望,深求交结。」

《族望》这个词出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制度和社会风俗,其含义较为特殊且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在传统意义上,“族”指的是家族、种族或者同姓氏群体;“望”则指声名、声誉或者是某种期望和希望。因此,“族望”通常用来形容某个家族或同姓氏人群的名声、地位或是社会影响力。

详细解释

  1. 家族名声:强调某一姓氏或家族在社会中的名声与地位,比如某大家族通过长期的文化积累和社会贡献,在当地乃至全国享有很高的声望。
  2. 希望和期望:有时候,人们也会用“族望”来表示对某个家族的期待,这不仅仅是对其现状的认可,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造句

  1. 尽管家道中落,但张氏一族依然保持着良好的族望,成为了当地社会尊敬的对象。
  2. 李氏宗祠不仅是一处祭祖之所,更是一个传承家族文化和族望的场所。
  3. 这位商人的家族,虽然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时刻不忘保持谦逊的态度维护族望。
  4. 家族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后代懂得继承和发扬家族的良好族望与美德。
  5. 在现代社会,虽然传统宗法制度已经有所改变,但“族望”一词仍被用来强调某个群体的社会影响力及其对社会的贡献。

分词解释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