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孜别克族的拼音、解释、组词
乌孜别克族的简介:
wū zī bié/biè kè zú
分布于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约1.5万人(1990年)。用乌孜别克语。有文字,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信伊斯兰教。喜用热瓦甫、手鼓等乐器伴奏跳舞。主要从事商业。
分布于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约1.5万人(1990年)。用乌孜别克语。有文字,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信伊斯兰教。喜用热瓦甫、手鼓等乐器伴奏跳舞。主要从事商业。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散居于新疆伊宁、塔城、喀什、乌鲁木齐等地。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察合台语支,多使用维吾尔和哈萨克语文。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商业,部分经营农业、手工业。也称为「幼斯毕」、「乌士百」、「月祖伯」。
《乌孜别克族》的详细解释
乌孜别克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乌孜别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及与该地区接壤的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也有分布。乌孜别克人是中亚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语言文化
乌孜别克族主要使用乌孜别克语,同时也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多为穆斯林,文化传统丰富多样,包括独特的服饰、节日习俗和民间艺术等。乌孜别克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支。
节日与风俗
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民族节日,如“肉孜节”、“古尔邦节”,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穿着盛装、举办庆祝活动。乌孜别克族的婚礼也非常隆重,有独特的仪式和习俗,体现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音乐与舞蹈
乌孜别克族非常重视音乐与舞蹈艺术,他们的民间乐器主要有卡布尔、巴拉班等。在节庆或庆典时,人们会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庆祝精神的浓厚情感。
造句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乌孜别克族的主要居住地之一。
- 这些年,通过国家的大力扶持,乌孜别克族的经济发展有了显著的进步。
- 在乌鲁木齐市博物馆里展出的乌孜别克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非常精美。
- 乌孜别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支,与土耳其语、土库曼语等语言有一定的相似性。
- 每年“古尔邦节”期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乌孜别克族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分词解释
乌
wū
1 指“乌鸦”:~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合之众。2 黑色的:~亮。~云。3 无,没有:化为~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足道哉?5 同“ 呜 ”,呜乎。6 姓。
别
bié,biè
1 分离:~离。~情。~绪(离别时离别后的情感)。分~。告~。久~重逢。分门~类。2 差别:霄壤之~。3 分类:类~。性~。职~。级~。派~。4 另外的:~人。~号。~字。~墅。~论。~开生面。5 卡住,插住,绷住:~针。~花。6 不要,不准:~动。
克
kè
1 能够:~勤~俭。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4 严格限定:~日。~期。~扣。5 消化:~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族
zú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