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的拼音、解释、组词
出使的简介:
chū shǐ
1.派遣使臣。 2.接受使命出外办理外交事务。 3.王宫的女官名。
1.派遣使臣。 2.接受使命出外办理外交事务。 3.王宫的女官名。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出任驻外使节。【例】他历任外交官多年,曾代表国家出使各国。
1. 出任驻外使节。《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其夫出使北边,他是个女人,那能凑得许多价钱?」
2. 派遣使臣。汉.班固〈匈奴和亲议〉:「先帝圣德远览,瞻前顾后,遂复出使,事同前世。」
《出使》的详细解释
定义: “出使”是指一个国家或团体派遣人员前往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正式访问和交流,目的是为了建立或加强外交关系、缔结条约、签订协议或是进行其他官方事务。它通常涉及高级别的官员或外交官。
用法说明: - “出使”主要在国际政治、外交领域中使用。 - 派遣人员出使可以是单方面的行动,也可以是在双方协商后共同决定的行动。 - 出使可以由政府、国际组织或其他相关机构发起。 - 在历史上,“出使”常常伴随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
造句:
- 为了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派出了一位高级外交官去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出使访问。
- 自从与该国建立友好国家关系以来,我国已经派出了多次出使代表团前往对方国家。
- 出使人员在访华期间参加了多个双边和多边会议,并进行了广泛的商谈。
- 这位代表此次出使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和经济情况,并寻找合作机会。
- 为了确保这次出使的成功,大使馆已经提前准备了详细的行程安排和谈判要点。
通过上述造句可以看出,“出使”通常涉及正式、官方性质的访问行为,强调的是外交层面的活动。
分词解释
出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