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册的拼音、解释、组词

典册的简介:

diǎn cè
1.亦作"典策"。 2.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 3.帝王的册命。

  • AI解释

词语详解

典册(diǎn cè)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

  1. 书籍、文献或记录的文字资料:
  2. 在古代,常用来指官方保存的历史文献、法令规章等。这些文档通常由国家权威机构负责保管和管理。
  3. 书面记载的内容:
  4. 指的是正式的、有据可查的书面材料,可以是历史文件、法律条文、书籍或档案等。

造句

  1. 国家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典册,记录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
  2. 在处理纠纷时,法官通常会参考典册中的相关规定来作出公正的判决。
  3. 学者们查阅各种典册,以寻找关于某个历史时期的确切信息。
  4. 为了撰写这本学术著作,他花了大量时间研读古代典册。
  5. 典册的保管工作非常重要,它们记录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

这些造句展示了“典册”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方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diǎn

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籍。字~。词~。经~。引经据~。2 标准,法则:~章。~制。~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范。~雅。~礼。~型。3 指典礼:盛~。大~。4 主持,主管:~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卖。~押。~契。6 姓。

1 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纪念~。花名~。画~。2 量词,指书籍:一~书。3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书或封爵的诏书:~文(文体名,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简称“册”)。~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