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生非的拼音、解释、组词
造谣生非的简介:
zào yáo shēng fēi
捏造谣言,挑起事端。同“造谣生事”。
捏造谣言,挑起事端。同“造谣生事”。
- AI解释
词语详解
造谣生非,这个成语出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语言艺术和伦理道德规范。其基本含义是故意散布谣言或者不实信息,以制造或夸大某种不存在的问题、事件或情况。
成语结构:
- 造:制作、创造。
- 谣:没有根据的传闻、流言蜚语。
- 生非:产生错误观念或事实。
字面意思理解:意即通过虚构谣言来制造虚假信息,导致人们产生不正确的认知或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
拓展意义:
- 在现代社会中,“造谣生非”可能涉及到互联网、社交网络等媒体平台上的恶意传播不良信息。
- 这个成语强调了正确传递信息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信息传播时要保持客观与真实性,避免误导他人或造成社会负面情绪的蔓延。
造句
- 新闻发布会上:“我们坚决反对任何‘造谣生非’的行为。请大家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 社区公告栏:“近期有人在微信群中‘造谣生非’,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一切信息以政府部门通报为准。”
- 企业内部培训:“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我们应当杜绝‘造谣生非’等负面行为。”
- 法律条款说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故意‘造谣生非’的行为将予以严惩。”
-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公告:“平台严禁用户发布未经核实的虚假信息,一旦发现,将严肃处理。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造谣生非”不仅用于描述个人行为,也可以应用于机构、组织甚至是法律文本中。它提醒人们在网络时代更要注重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分词解释
造
zào
1 制作,做:制~。创~。~物。~反。~孽。建~。~表。~册。~价。~型。粗制滥~。2 瞎编:胡编乱~。捏~。3 成就:~诣。4 培养:~就。5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两~。甲~。乙~。6 到,去:~访。7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一年两~。晚~。8 时代,年代:末~。
谣
yáo
1 大众编的反映生活的歌:民~。歌~。童~。2 凭空捏造的不可信的话:~言。~传(chuán )。~诼(造谣诬蔑的话)。3 古代指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我歌且~”。
生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非
fēi
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