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叙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叙子的简介:

wén xù zǐ
1.见"文溆子"。

  • AI解释

关于“文叙子”这个词汇,实际上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或广泛使用的定义。因此,可能是由于某些特定的语境、古籍或者方言使用而导致的认知偏差。通常,“文叙”可以理解为文章或文献的整理和叙述,而“子”可能代表某种称呼或者是古代的一种称谓方式。为了更准确地解释并提供相关造句,我们先假设“文叙子”是一种虚构或特定情境下的用语。

解释

  • 文叙:通常指对文字、文章或者文献进行整理和叙述的行为。
  • :在这里可能代表尊敬的称呼或者是某种学术上的称号。 综上,“文叙子”可以理解为对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和阐述的人士的一种称谓。

造句

  1. 在古代,文叙子们常常会花费大量时间来编纂历代史书,以供后人研究之用。
  2. 著名的文叙子王世襄先生通过他的著作为我们揭开了明式家具的神秘面纱。
  3. 文叙子的任务不仅仅是记录事实,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字表达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4. 我们的图书馆有专门的文叙子职位,负责对古籍进行整理、保护以及研究工作。
  5. 历史学家李晓峰先生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文叙子之一,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假设而构建的,实际生活中如果“文叙子”有特定含义或用法,请以具体语境为准。

分词解释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1 述说:~说。~事。~话。~亲。~旧。2 评议等级次第:~功。~奖。~用(分级进用)。~擢(分级提拔,授予宜职)。3 〈书〉同“序”。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