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廌的拼音、解释、组词

皮廌的简介:

pí zhì
1.皮制的马鞍垫子。廌﹐"荐"的讹字。

  • AI解释

《皮廌》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查阅资料后发现,“皮廌”一词并非正式的汉字用语或常用成语,在古代文献中也未找到明确记载。可能是笔误、错别字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如古籍、地方方言等)内的特有词语。“廌”,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獬豸”,一种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据说能辨别是非曲直。

因此,我们以“皮”和“獬豸”的组合解释来说,假设这里的“皮”指的是动物的皮毛,而“獬豸”则按照它通常的理解,即是一种象征公正、辨明是非的神兽。那么,“皮廌”可以理解为一种被神话化的象征物,形象地代表了正义或者辨别是非的能力。

为了符合这种解释,我们尝试造句如下:

  1. 他就像披着“皮廌”的勇士,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能保持公正。
  2. 公司的管理团队就是公司内部的“皮廌”,时刻维护着公平和透明。
  3. 在司法系统中,“皮廌”是正义之光的象征,代表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4. 他心中有着披着“皮廌”的守护者,让他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始终保持清醒。
  5. “皮廌”不仅是一种动物形象,更是一种精神符号,在人们的心中代表着公正和正义。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对“皮廌”这一假设性词语的理解而创作的,并非历史文献中的实际应用。

分词解释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4 表面:地~。5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6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7 不老实,淘气:顽~。8 指橡胶:胶~。~球。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