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1032-1085)的拼音、解释、组词

程颢(1032-1085)的简介:

chéng hào (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人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和弟程颐同为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提出“天理”之说。又认为知识、真理的来源在于人的内心。他和程颐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挥,世称程朱学派。著作收入《二程全书》。

  • AI解释

程颢(1032年—1085年)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理学家。他是宋代“二程”之一,另一位是他的弟弟程颐。程颢与程颐兄弟两人发展了理学思想,并对后来的儒家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程颢的主要贡献

  • 理学的发展:程颢继承并发展了周敦颐、张载等人的哲学思想,强调“格物致知”和“性即理”的观点。他主张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规律(即理),并通过内在修养去领悟这些规律。
  • 教育理念:重视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在《识仁篇》中提出“识仁”之道,认为君子应当通过内心体验来认识仁德。

造句

  1. 程颢提倡“格物致知”,希望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理解宇宙的真理。
  2. 程颢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性即理也,自能明通于万事。”
  3. 在《识仁篇》中,程颢阐述了对“仁”的深刻认识与体验之必要。
  4. 程颢认为道德修养是提升个人品质的关键途径,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
  5. 通过阅读程颢的著作,我们得以深入了解其哲学理念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这些造句不仅展示了程颢的思想内容,还突显了他在儒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分词解释

chéng

1 规矩,法式:~式。~序。章~。规~。2 进展,限度:~度。进~。日~。过~。3 道路的段落:路~。行(xíng )~。里~。启~。前~。4 衡量,考核:计日~功。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