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吏的拼音、解释、组词

都吏的简介:

dū/dōu lì
1.汉职官名。督邮的别称,主察视责罚之事。

  • AI解释

都吏》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特指在地方行政管理机构中负责具体事务、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等工作的官员。"都"在此处指的是城市或较大的行政区域,而"吏"则是古代对文职人员的统称。

详细解释:

  1. 职位性质都吏通常隶属于州县等较高层级的地方政府机关。
  2. 职责范围:主要负责文书处理、档案管理、日常行政事务协调以及执行上级指令等工作。在某些时代和地方,也可能涉及司法辅助工作或基层治安维护。
  3. 社会地位:属于文官系统中较低层的官员,通常有固定的俸禄。

造句示例:

  1. "汉朝时,李广利因才识过人,在担任都吏期间便已崭露头角。"
  2. "张明在考取了都吏资格后,开始负责处理繁杂的政务文书。"
  3. "王家的族谱记载了其祖先曾担任都吏,管理家族内务多年。"
  4. "官府中的都吏们每天都要忙碌地整理文件、起草报告和安排会客日程。"
  5. "在那个朝代,许多才子通过科举成为都吏,在地方上施展自己的抱负与才华。"

这些句子旨在展现"都吏"这一职位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具体形象以及他们在政务处理方面的职责和地位。

分词解释

dū,dōu

1 大都市:~市。~会。通~大邑。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3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4 总:~为一集。5 居:“~卿相之位”。6 古代称头目、首领。7 姓。

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2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