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裙包土的拼音、解释、组词

罗裙包土的简介:

luó qún bāo tǔ
1.民间传说有赵贞女(一作赵真女)者﹐夫出不归﹐会翁姑卒﹐家贫无力营坟﹐因亲以罗裙包土为之。后遂为孝女典实。

  • AI解释

实际上,“罗裙包土”并不是一个常见或标准的成语、俗语或者常用词汇。看起来这个短语可能是对某个特定情境或概念的一种描述性表达,或者是文学创作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将“罗裙”理解为古代女子穿着的一种长裙,而“包土”可能指的是某种包裹土地的行为,那么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假设性的解释和造句。

解释

  • 罗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罗”是一种质地轻薄的丝织品,通常用来制作裙子。因此,“罗裙”常常指古代女子所穿的一种轻盈、飘逸的长裙。
  • 包土:“包土”的字面意思是指用某种材料(在这里假设为“罗裙”)来包裹土壤。这可能是一个比喻或者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造句

  1. 在古代,当女子们身着轻盈的罗裙时,她们可能会想到用自己的裙子包起一小块土地,作为对家国大地的一种温柔守护。
  2. 小说中,她穿着一袭如梦似幻的罗裙,在那片被战火摧残的土地上轻轻走动,仿佛在用她的身影为这片土地“包土”一般,带来一份安慰和希望。
  3. 诗人笔下的女子,身着罗裙,于夕阳下缓缓走过一片废墟,就像是以轻柔的动作给这些荒凉之地披上了象征生机的“外衣”,试图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
  4. 在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里,她穿上了能够吸取周围环境能量的神秘罗裙,这裙子轻轻一拂过地面,便如同包起了土地,给予它治愈和重生的力量。
  5. 尽管时代变迁,但那些古老的风俗和传说依旧流传至今。例如,在某些传统的节庆活动中,人们会穿上象征吉祥如意的罗裙,并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土地深深的敬意与爱护。

请注意,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罗裙包土”的字面意义进行的一种创意解读。在实际应用中,“罗裙包土”并不常见于正式文本或语言交流之中。

分词解释

luó

1 捕鸟的网:~网。2 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3 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请人才)。网~。包~。~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4 散布:~列。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6 用罗筛东西:~面。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扇。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9 同“ 脶 ”。10 姓。

qún

1 一种围在腰以下的服装:~子。~钗。筒~。连衣~。百褶~。2 像裙子的东西:墙~。鳖~。~礁(海岸边的珊瑚礁)。

bāo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3 装东西的袋:书~。皮~。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5 总揽,负全责:~销。~揽。6 保证:~赔。~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8 围:~围。~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11 姓。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