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公之鹤的拼音、解释、组词

羊公之鹤的简介:

yáng gōng zhī hè
羊公:指晋朝征南大将军羊祜。原指羊公不舞之鹤。现比喻名不副实。

  • AI解释

《羊公之鹤》这四个字并非一个固定成语或典故,而是来源于晋代文学家和书法家王羲之所作的一篇文章《洛神赋》,其中引用了晋朝名臣羊祜的故事。这里的“鹤”并不是指真正的鹤,而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羊祜所做之事如仙鹤一般美好高洁。

具体解释为: - 羊公:即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晋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 之鹤:在王羲之所著《洛神赋》中,并没有直接使用“之鹤”这个词组。但从原文中的描述可以看出,“鹤”被用来比喻羊祜所做之事的高洁与不朽。

根据这种理解,“羊公之鹤”可以被解释为形容某人的品德高尚、事迹流传千古,如同仙鹤一般美好且永不消逝。

造句

  1. 羊公之鹤,千载之下,人们仍传颂他的美名。
  2. 这位老先生的为人处世正如羊公之鹤,令人仰慕。
  3. 您的文章就像羊公之鹤,高雅且长存不朽。
  4. 尽管已经过去了许多年,这位英雄的事迹仍旧如同羊公之鹤一般被人铭记。
  5. 羊公之鹤般的行为让人敬佩不已,值得后人学习效仿。

以上是基于“羊公之鹤”的比喻意义进行的造句。如果您有其他特定需求或背景信息,请告知我以便提供更准确的帮助。

分词解释

yáng,xiáng

1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黄~。羚~。~羔。~毫。~肠线。~肠小道。2 姓。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鸟类的一属,全身白色或灰色,生活在水边,吃鱼、昆虫或植物:~立。~发(fà)。~寿。~驾。~长凫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