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党比周的拼音、解释、组词

阿党比周的简介:

ē dǎng bǐ zhōu
指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 AI解释

词语“阿党比周”源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它主要用来形容人结党营私、互相包庇,形成小团体的行为。

详细解释:

  • 阿(ē):偏爱。
  • 党(dǎng):指亲近的人或特定的支持者。
  • 比(bǐ):勾结、结盟。
  • 周(zhōu):古代一种军事和政治联盟,这里用来形容相互支持的关系。

综上,“阿党比周”指的是为了私利而互相勾结、偏爱支持某些人的行为或状态。这是一种负面的道德评价词汇,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利用权力进行不正当的利益交换的行为。

造句:

  1. 这个项目的失败正是因为团队内部存在“阿党比周”的现象,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而忽略了公司的整体发展。
  2. 老板对几个亲近的人特别关照,这种做法实际上是“阿党比周”,不利于企业的公平公正文化建立。
  3. 在这次换届选举中出现了不少“阿党比周”情况,很多候选人通过拉拢关系来获取支持。
  4. 为了防止“阿党比周”的出现,公司规定了严格的利益冲突披露制度和独立审查机制。
  5.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避免形成小团体,在学习上要公平竞争而不是互相包庇,共同进步。

以上句子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词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负面含义。

分词解释

ā,ē

1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大。~爷。~爹。~罗汉。~毛。~婆。~弟。~姊。

dǎng

1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派。~团。~委。~员。~章。~阀。~风。~纪。2 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羽。朋~。死~。3 指亲族:父~。母~。妻~。4 古代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5 姓。

1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赛。~附。对~。评~。2 能够相匹:今非昔~。无与伦~。3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二。4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例。~值。5 譬喻,摹拟:~如。~方。~兴(xìng)(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画。~况(比照,相比)。6 靠近,挨着:~~(一个挨一个,如“~~皆是”)。~肩继踵。~邻。鳞次栉~。7 和,亲:~顺。8 及,等到:~及。

zhōu

1 圈子,环绕:~围。~天。~转(zhuǎn )。~匝(①环绕;②周到)。2 普遍、全面:~身。~延。~全。~游。3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岁。~年。~期。~星(十二年)。上~。4 完备:~到。~密。~详。~正(端正)。~折(事情进行不顺利)。5 给,接济:~济。6 中国朝代名:西~。东~。北~。后~。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