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儒的拼音、解释、组词

庸儒的简介:

yōng rú
1.平庸的儒者。

  • AI解释

词语“庸儒”在古代文化中是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缺乏真才实学、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没有实际能力或见解浅薄的读书人。这个词结合了“庸”和“儒”的含义,“庸”,即平庸;“儒”,指从事儒家学问的人,泛指读书人。

解释:

  1. 基本涵义: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学识肤浅、缺乏真才实学的书生或学者。
  2. 情感色彩:带有贬义,多用于批评。
  3. 形成背景:“儒”文化在中国古代有着深远的影响,“庸儒”一词在历史上常被文人用以讽刺那些徒有其表、毫无实际才能的读书人。

造句:

  1. 在讨论《论语》的座谈会上,李教授严厉地批评了那些仅凭几句原文就妄加评论的庸儒
  2. 王先生常说:“真正的学问在于实践,而不是死记硬背。那些只是纸上谈兵的庸儒,永远无法理解其中的真谛。”
  3. 他在学术会议上指出:“这种不切实际的研究方向只会让学界充斥着一些徒有虚名的庸儒。”
  4. 小李在图书馆里看到了几位正在埋头苦读、却缺乏交流讨论精神的同学,他不禁感叹道:“这真是三个庸儒凑一起了!”
  5. 李老师告诫学生们:“要努力避免成为那种空谈理论而不知实际操作为何物的庸儒。”

这些句子通过不同的语境和使用场景展示了“庸儒”一词的具体含义及其在现代语言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yōng

1 平常,不高明的:平~。~医。~言。~俗。~人。昏~。~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夫。~暗(平凡,愚昧)。~~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2 需要:无~细述。无~讳言。3 岂,怎么:~讵(岂,何以,怎么,亦作“庸遽”)。4 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租~调。5 功劳:~绩(功绩)。6 古同“佣”,雇佣。

1 指读书人:~生。腐~。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2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家。~教(即“孔教”)。~士。~术。~学。3 同“ 懦 ”,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