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简介:
xíng ér shàng/shǎng xué wéi wù zhǔ yì
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即形而上学地看待世界事物的哲学学说。其特点是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认为运动只有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外力推动;认识是人直观的机械的反映;人的意志、动机在社会历史中起决定作用。其典型形式是16~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过重要作用。
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即形而上学地看待世界事物的哲学学说。其特点是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认为运动只有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外力推动;认识是人直观的机械的反映;人的意志、动机在社会历史中起决定作用。其典型形式是16~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过重要作用。
- AI解释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哲学领域中的一种观点,它强调物质世界是唯一的实在,并且通过一种相对简单化的、静态的方式来理解物质的存在和运动规律。这种唯物主义强调从自然现象出发,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及其变化可以被理解和描述为一种机械的、决定性的过程。
详细解释: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在西方哲学中尤其显著,它主张世界本质上是由物质构成的,并且认为所有的精神现象都可以还原到物质基础之上。这种思想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欧洲非常流行,代表人物包括乔治·贝克莱、大卫·休谟等。到了19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这种唯物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通常将世界视为一种静态的机械过程,强调因果律的作用,并且常常忽视意识、精神和生命活动的独特性质。它是一种对自然现象进行简化理解的方式,但在解释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时可能会显得不够充分。
造句:
- 在探讨人类社会的发展时,某些学者倾向于采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往往认为自然界中的规律是固定不变的,可以被精确地计算和预测。
- 有批评家指出,这种过于简单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无法充分解释人类意识的本质及其与物质世界的相互关系。
- 在分析历史事件时,一些研究者采用了一种接近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方法,强调经济因素的作用,忽略了其他可能的复杂因素。
- 尽管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有部分人坚持传统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认为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科学方法来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哲学中,“形而上学”通常用来指代超越物理世界的概念,比如存在、真实等。因此,在讨论时需要澄清语境以避免混淆。
分词解释
形
xíng
1 实体:~仪(体态仪表)。~体。~貌。~容。~骸。~单影只。~影相吊。2 样子:~状。~式。~态。~迹。地~。情~。3 表现:~诸笔墨。喜~于色。4 对照,比较:相~见绌。5 状况,地势:~势。6 古同“ 型 ”,模子。7 古同“ 刑 ”,刑罚。
而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学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唯
wéi
1 义同“惟”:~物论。~心论。~物史观。~心史观。~理论。~名论。2 答应的声音:~~(a.谦卑的应答声;b.鱼相随而行的样子,如“其鱼~~”)。~~诺诺。~~否否。
物
wù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