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的拼音、解释、组词

心理卫生的简介:

xīn lǐ wèi shēng
又称“精神卫生”。保持个体心理健康、预防精神疾病的活动和措施。包括从新生命孕育开始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以及各个社会群体的心理卫生。

  • AI解释

心理卫生》是指维持和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状态,预防或缓解精神疾病的一种综合性科学。它关注的是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措施来保护和提高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包括培养积极的心态、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提升情绪管理技巧等。心理卫生不仅是个体层面的概念,也是社会性的问题,涉及到家庭、学校、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

以下是五个使用“心理卫生”的造句:

  1. 为了保持良好的心理卫生状态,我们应当多参加户外运动,与人进行积极健康的社交活动。
  2.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知识普及,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3. 在疫情期间,很多人都经历了情绪波动,因此关注自己的心理卫生变得尤为重要。
  4. 企业可以为员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定期举办心理讲座等方式来提高整个团队的心理卫生水平。
  5. 家长需要了解并重视孩子的心理卫生问题,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分词解释

xīn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wèi

1 保护,防护:保~。捍~。~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冕。2 防护人员:警~。后~。3 古代称驴:“策双~来迎”。4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在山东省)。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6 姓。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