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的拼音、解释、组词

外婆家的简介:

wài pó jiā/gū/jie
1.黑话称行劫的对象。

  • AI解释

词语“外婆家”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外婆”和“家”。在汉语中,“外婆”指的是父母的一方的母亲(即外祖母),而“家”则是一个指代居住地或家庭的概念。因此,“外婆家”通常特指与外祖母一起生活的地方,或者在外祖母家中度过的时光。这个词常常带有一种温馨和亲切的感觉。

详细解释: 1. 情感色彩:“外婆家”经常被赋予一种温暖、亲切的情感色彩。这是因为许多人从小在外婆的庇护下成长,外婆通常是慈爱、耐心的存在。 2. 文化含义:在中国文化中,外祖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非常重要,他们常被视为智慧和传统的传承者。因此,“外婆家”的概念不仅仅是物理上的住所,更是一种情感支持和文化传承的空间。 3. 语言使用场景:“外婆家”可以用来描述具体的居住地(例如:“我的舅舅住在外婆家附近”),也可以泛指与外祖母一起度过的时光或回忆(例如:“那些在外婆家的夏天总是最难忘的”。

以下是五个以“外婆家”为背景的造句:

  1. 描述场景:“我最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家,因为那里有我和哥哥一起捉迷藏的记忆。”
  2. 情感表达:“每次回到外婆家,都能感受到那份久违的温暖,仿佛时间在这里停留。”
  3. 回忆分享:“小时候,每个暑假我都会去外婆家,那些日子简单而又快乐,至今仍让我怀念。”
  4. 日常描述:“外婆家的小院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每当花开的时候,整个院子都充满了芬芳。”
  5. 生活哲理:“无论身在何处,那份来自外婆家的记忆总是能带给我力量和安慰。”

这些句子展现了“外婆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与文化价值。

分词解释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1 年老的妇女:老太~。苦口~心。2 丈夫的母亲:公~。~媳。~家。~~。3 称长两辈的亲属妇女:姑~。姨~。外~。4 方言,泛指已婚的青年妇女,亦称妻子:~娘。~姨。5 旧时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媒~。收生~。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