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的拼音、解释、组词

激发的简介:

jī fā/fà
①刺激使奋发:~群众的积极性。②使分子、原子等由能量较低的状态变为能量较高的状态。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刺激使引发反应。【例】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激扬奋发。《聊斋志异.卷一一.段氏》:「观其慷慨激发,吁!亦杰矣哉!」也作「激奋」。

2. 违俗立异,矫情造作。《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敢为激发之行,处之不慙恧。」

3. 讽刺。《后汉书.卷二六.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侯霸》:「歆曰:『亡国之君皆有才,桀纣亦有才。』帝大怒,以为激发。」

4. 原子或分子等,因碰撞、热、光辐射等外来刺激,使粒子由低能阶移至高能阶状态。

《激发》在汉语中是一个动词,含义是“启发、调动或引发”,通常指的是通过某种方式促使人的积极性、潜能或者兴趣等被释放出来。这个词可以用于描述不同的情境和对象:

  1. 在教育领域:形容教师用各种方法启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
  2. 在艺术创作中:激发艺术家的灵感,使他们能够产生新的作品或创新的想法。
  3. 在企业管理中:指领导者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奖励机制等方式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接下来是五个使用“激发”的造句:

  1. 他的演讲成功地激发了听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
  2. 这部电影激发了我的灵感,让我决定学习摄影技术。
  3. 教师的幽默风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4. 领导层提出的新战略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
  5. 文学创作激发了他的想象能力,并最终成就了一本畅销书。

分词解释

1 水受阻遏,震荡而涌或飞溅:冲~。~荡。~浊扬清(冲击污水,让清水上来,喻打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2 冷水突然浇淋或冲、泡食物:~酸菜。3 鼓动,使人的感情冲动:刺~。~励。4 感情冲动:感~。~动。~昂慷慨。5 急剧的,强烈的:~烈。~进。6 过分直率:~厉。~切。7 〔~光〕某些物质的原子中的粒子受光或电刺激,使低能级的原子变成高能级原子,而辐射出相位、频率、方向等完全相同的光,称“激光”。亦称“莱塞”、“镭射”。8 〔~光器〕产生激光的装置。9 〔~素〕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亦称“荷尔蒙”。10 鲜明:唇如~丹。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2 放,射:~射。百~百中。焕~。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4 散开,分散:~散。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6 打开,揭露:~现。~掘。7 产生,出现:~生。~愤。奋~。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9 显现,显出:~病。~抖。~憷。10 开始动作:~动。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