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筯的拼音、解释、组词

火筯的简介:

huǒ zhù
1.即火筷子。

  • AI解释

关于“火箸”一词,其实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在古代文献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下,“火箸”通常指的是用于夹取火焰或炭火的筷子,主要用于厨房或者祭祀等场合。这些筷子与普通筷子不同,一般会用金属或其他不易燃材料制成,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造句

  1. 古代的厨房中,厨师们常常需要使用专门制作的火箸来夹取烧红的铁块或是火焰,确保烹饪过程的安全。
  2. 在古代祭祀仪式上,祭司手持经过特殊处理的火箸,小心翼翼地将点燃的香插入供桌上的香炉内。
  3. 火箸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文化传承。许多古老的家族或寺庙中都保留着这种特殊的筷子作为重要文物。
  4. 由于火箸的特殊用途和材质,它也成为了传统工艺品的一种,吸引了许多收藏爱好者的兴趣。
  5. 尽管现在厨房里已经很少使用火箸了,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它们在一些博物馆或民俗馆内仍然可以见到。

需要注意的是,“火筯”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可能并非标准词汇,以上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火箸”的理解进行的扩展,如果您是在特定的历史文献或者故事中遇到这个词,请根据上下文进行具体理解。

分词解释

huǒ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速。十万~急。3 指枪炮弹药等:~药。~炮。4 发怒,怒气:~暴。~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6 形容红色的:~红。~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